日期:2022-05-19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笔墨纸砚
bǐ mò zhǐ yàn【解释】指书写工具【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结构】联合式【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书写工具【近义词】文房四宝、文房四侯、文房四物【例句】周作人《关于纸》:“虽然我是用毛笔写字的,照例应该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wén fáng sì bǎo[释义] 俗指笔、墨、纸、砚。[语出] 宋·梅尧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尔来赏爱君与予。”[近义] 文房四士[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笔、墨、纸、砚[例句] 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绝笔。奶子随即取捧过~。(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一回)嚼墨喷纸 [jué mò pēn zhǐ]
生词本基本释义本是传说,后形容人能写文章。出 处晋·葛洪《神仙传·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许人……又能吞墨,舒纸著前,嚼墨喷之,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
笔墨纸砚(bǐ mò zhǐ yàn)
(1)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作为文房四宝的故乡的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2)出处: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3)示例: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绝笔。奶子随即取捧过笔墨纸砚。(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一回)
笔墨横姿
发 音 bǐ mò héng zī释 义 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出 处 清·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用 法 作谓语;指人的文笔成语资料成语解释: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人的文笔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来源:985作文网
上一篇:常易错的成语,常见易错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