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关于“谢安”的成语有风声鹤唳,东山再起,入幕之宾
1、【成语】: 风声鹤唳
【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释】: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举例造句】: 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风声鹤唳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郁达夫《出奔》
2、【成语】: 东山再起【拼音】: dōng shān zài qǐ
【解释】: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 《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举例造句】: 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3、【成语】: 入幕之宾
【拼音】: rù mù zhī bīn
【解释】: 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出处】: 《晋书·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举例造句】: 东坡自此将佛印愈加敬重,遂为入幕之宾。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中)
东山再起(谢安20岁左右时,曾当过一个月的官,后来到东山隐居,40岁再出山,所以叫东山再起)入幕之宾(桓温见谢安和王坦之,郗超藏在帐后,被谢安察觉,谢安笑说:"郗生可谓入幕之宾".)
小儿破贼、一往情深、东山再起、入幕之宾、屋下架屋。
东山再起 [dōng shān zài qǐ]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出 处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东山再起 [dōng shān zài qǐ]
基本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出 处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例 句失败了,只要不灰心丧气,一切从头开始,重整旗鼓,就有~的希望。近反义词近义词死灰复然 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 死灰复燃 大张旗鼓反义词一蹶不振典 故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 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在中国历史的天空,名人贤士灿若星晨,干臣名相层出不穷,但像谢安这样能修身,能齐家,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宰相并不多见。后世对谢安的功绩多有歌咏,或将其与孔子高足颜回相提并论,但谢安武略过之;或将其比作汉太傅贾谊,但谢安潇洒过之;或将其比作汉淮阳卧治的汲黯,但谢安风流过之;或将其比作三国蜀相诸葛亮,但谢安器度过之;或将其比作东晋的王导,但谢安儒雅过之;或将其比作陶渊明,但谢安担当意识过之。至于李白、王安石等,只不过是谢安的崇拜者而已!
谢安“德当其位,功当其禄,能当其官,人当其誉”。古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事业之说。三者兼而有之的,犹如凤毛麟角。能够成就“三不朽”事业者,舍谢安其谁!来源:985作文网
下一篇:小巧的成语,形容小巧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