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赞美“花木兰”的成语有:女扮男装、木兰从军、面目一新、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花木兰 [huā mù lán]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 女扮男装: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木兰从军:木兰从军讲述了木兰代替父亲去征战的古代故事。 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巾帼英雄: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女中豪杰:指女性中的杰出人物,以自古以来有较广流传范围的文字记载及文物证明的妇女为代表。
形容花木兰的成语有: 1. 女扮男装 [ nǚ bàn nán zhuāng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2. 面貌一新 [ miàn mào yī xīn ]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3. 女中豪杰 [ nǚ zhōng háo jié ]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4. 沙场点兵 [ shā chǎng diǎn bīng ]采自沙场即战场。沙场点兵就是战场上点兵或者点兵出征的意思。点兵:指召集并检阅即将或准备出征的士兵,“点”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召集并检阅。其实古代点兵的最大用意是鼓舞士气,为即将出征的将士饯行。 5. 巾帼不让须眉 [jīn guó bù ràng xū méi]巾帼不让须眉。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古人称男子为须眉。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源出《三国志·魏志·明帝睿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女中豪杰 英姿飒爽 铿锵玫瑰 女扮男装 木兰从军 巾帼不让须眉 聪明机灵、勇敢勤劳、不贪名利 孝敬父母
英勇无比,舍己救人 ,巾帼不让须眉、英姿飒爽 ,忠孝两全 ,英雄大义,
歌颂花木兰的.诗(一)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木兰花诗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题木兰祠 远廓东南孝烈祠,木兰桑榜记隋时。 仓皇戎檄摧穷老,慷慨中闺有健儿。 铁甲环来杂佩冷,鸾书绝去令威迟。 千看血食瞻灵爽,伏腊金枝宛宛披。 歌颂花木兰的诗(二) 清.陈文组题木兰祠 闻说蛾眉勇冠军,弯z弓跃马建殊勋。 十年血战生全父,一片贞心死谢君。 别有英称崇庙号,不劳彤管写灵芬。 西川更忆黄崇嘏,千古双奇武共文。 清.杨文淳题木兰祠 将军女儿身,戎装雄且武。 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 将军从军十二年,迷离扑朔草如烟。 归来且喜高堂健,持壁还亲更可怜。 清.查岐昌题木兰祠 帕首弓腰出阁姿,苍凉营廓纪完碑。 俯怜弟妹辞家远,爷答君亲矢节奇。 世上几曾留姓氏,人间那复辩雄雌。 女郎剩取花名在,岁岁春风一度吹。 歌颂花木兰的诗(三) 雍正〈完县志〉吕法曾 木兰祠诗 徒倚荒祠古树旁,车流曲水自汤汤。 城边日射熊旗影,天际星摇宝剑光。 直到回时惊伙伴,知从去时谢花黄。 只今闾里崇祭祀,千古英雄一女郎。 雍正〈完县志〉董廷晋 题木兰祠诗 谁云生女不如男,万里从军一力担。 朱扉日月如重镏,森大干戈比旧探。 柔质几会沽重禄,大名会且壮雄谈。 忠孝可怜巾帼俱,忍使须眉对影惭。 雍正〈完县志〉卷王淑 题木兰祠诗 闺阁奇英亦有佬,独君代父把征鞭。 远征汹汹强寇畏,归家蔼蔼暮亲怜。 如依塞月三千里,一着戎衣十二年。 陷阵归来无遗相,若惜闺身向犹全。 民国〈完县新志〉文征卷下前人 浦阳千载水冷冷,孝烈将军几度经。 庙貌未消君父恨,一腔热血壮丹青。 唱凯归来弱弟迎,叙环出示万人惊。 至今松柏皆环向,似与将军诉不平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