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伯牙绝弦相关成语——伯牙绝弦、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伯牙绝弦 (历史典故)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高山流水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琴曲《高山流水》即为俞伯牙的代表作之一。《伯牙绝弦》讲述的是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千古传诵的友情故事。表达了一种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情感。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是很多文人高士的伴侣。由于很多“俗人”只知道随声附和、附弄风雅,不懂其真内涵。抚琴之人难遇知音,伯牙就是其中之一,以至于苦苦寻觅,却无人能懂。伯牙多么希望遇见一个能懂自己内心的知音人啊!当他以为只能与自然山川为伴时,钟子期这个砍柴的樵夫出现了,一个真正能够懂得自己琴音和心声的人出现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绝弦》一个“必”字,道出了钟子期与伯牙那种心灵相通的默契,是朋友间真实的心灵交融。听琴音、懂琴声、知人心。没有世俗的偏见,没有地位的差异,有的只是彼此的心心相惜。然而好景不长,子期的突然亡故让伯牙“破琴绝弦”。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在伯牙的心里,与子期之间的相知之情,无任何人可以替代。为纪念这位朋友,他决定终身不再鼓琴。《高山流水》也成了绝唱。伯牙鼓琴 子期知音
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这就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来源:985作文网
上一篇:渐和佳的成语,带渐和佳字的成语
下一篇:雯的四字成语,带雯字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