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形容人显摆的成语:招摇过市、布鼓雷门、装腔作势、班门弄斧、引人注目。 一:招摇过市 1. 【解释】: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2.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译文: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 3. 【示例】:这几个人,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得意洋洋。 二:布鼓雷门[ bù gǔ léi mén ] 1. 【解释】: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2. 【出自】:《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意思:比喻在高手前卖弄。 )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 三:装腔作势[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 1. 【解释】: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2. 【出自】:《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娘娘不消着急,他这两三日请我不去,故这等装腔作势。"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四:班门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 ] 1. 【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2.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意思: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自己擅用斧头,脸皮也太厚了。) 3. 【示例】: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五:引人注目[ yǐn rén zhù mù ] 1. 【解释】: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2. 【出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 3.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招摇过市 引人注目 白日衣绣 班门弄斧 布鼓雷门 1. 招摇过市 【zhāo yáo guò shì】 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2. 引人注目 【yǐn rén zhù mù】 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3. 白日衣绣 【bái rì yì xiù】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4. 班门弄斧 【bān mén nòng fǔ】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5. 布鼓雷门 【bù gǔ léi mén】 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夜郎自大 大放厥词 目中无人 井底之蛙 自鸣得意 布鼓雷门 胸无点墨却爱指点江山 满瓶子不响,半瓶子晃当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子,嘴尖皮厚腹中空
班门弄斧 【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示例】: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表示能力不如人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