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9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1、而立之年 而今而后
2、而立之年【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而今而后【解释】:而:语助词。从今以后。【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1、而立之年 而今而后
2、而立之年【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而今而后【解释】:而:语助词。从今以后。【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一扫而空、一扫而光、一哄而上、一哄而起、一呵而就
一、一扫而空 [ yī sǎo ér kōng ] 【解释】: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出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首选,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二、一扫而光 [ yī sǎo ér guāng ] 【解释】:一下子就扫除干净。【出自】:茅盾《子夜》:吴荪甫微笑地回答,脸上的阴沉气色又一扫而光了。 三、一哄而上 [ yī hǒng ér shàng ] 【解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同“一哄而起”。【出自】:《人民日报》1983.10.31:“在发展新‘三大件’和其他有前途的轻工行业时,决不能再像发展老‘三大件’那样,一见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四、一哄而起 [ yī hòng ér qǐ ] 【解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然而也有并不一哄而起的人,当时好像落后,但因为也不一哄而散,后来成为中坚。 五、一呵而就 [ yī hē ér jiù ] 【解释】:一口气完成。【出自】: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十四:“感兴不来,也不能勉强去酝酿。当它来的时候,酝酿成熟,故能提起锐笔,一呵而就。”来源:985作文网
上一篇:带靖的成语,“靖”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