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也就是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北起大渡河,南临金沙江。
四川大凉山彝族的首府驻西昌市。辖1市16县(西昌市、木里县、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四川大凉山彝族的水力和森林资源丰富。矿产有煤、铁、铜等。农产有玉米、稻、荞麦、圆根等。畜产以“建昌马”、“建昌鸭”驰名。特产虫草、天麻、贝母、党参、麝香、白蜡等。有机械、电力等工业。境内有成昆铁路纵贯。
扩展资料:
凉山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汉代称越嶲郡,隋唐称嶲州,南诏时改为建昌府,元朝置罗罗斯宣慰司,明朝定为四川行都司,清朝设宁远府,中华民国时称宁属。公元1952年10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区(州级)成立,隶属当时的西康省。
凉山自古以来还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凉山地区的历史,是以彝族为主体,包括藏、汉、回、僳僳、傣、蒙古等民族在内共同发展的历史。在大小凉山,彝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人民长期交错而居,有着十分久远的友好历史。
坐火车去或是坐汽车去都进入大凉山区。
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中国西部山脉。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大雪山的支脉。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山地西侧美姑、昭觉一带为山原,丘陵起伏,顶部浑圆平坦,林牧业发达。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凉山为彝族聚居地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以北为小相岭,以西为安宁河谷地。
四川大凉山属于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大雪山的支脉。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山地西侧美姑、昭觉一带为山原,丘陵起伏,顶部浑圆平坦,林牧业发达。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凉山为彝族聚居地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以北为小相岭,以西为安宁河谷地。
1、大凉山在中国西部山脉。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大雪山的支脉。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山地西侧美姑、昭觉一带为山原,丘陵起伏,顶部浑圆平坦,林牧业发达。
2、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凉山为彝族聚居地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以北为小相岭,以西为安宁河谷地。
大凉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大雪山的支脉。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个别高峰近4,000米。山地西侧美姑、昭觉一带为山原,丘陵起伏,顶部浑圆平坦,林牧业发达。
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凉山为彝族聚居地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以北为小相岭,以西为安宁河谷地。
大凉山位于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
大凉山作为中国西部山脉。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大雪山的支脉。呈东北到西南走向。海拔两千到三千五百公尺,个别高峰近四千公尺。山地西侧美姑、昭觉一带为山原,丘陵起伏,顶部浑圆平坦,林牧业发达。东南侧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风顶一带为大熊猫分布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凉山为彝族聚居地区。大凉山以东为小凉山,以北为小相岭,以西为安宁河谷地。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 西连横断山脉,处在东经100°15′到103°53′和北纬26°03′到29°27′之间,成昆铁路和川云国道纵贯全境,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
凉山州共17个县 ,首府设西昌市,包括汉族,彝族,藏族,蒙古族,傈僳族,回族,纳西族,苗族等14种民族,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