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明镇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东邻光明街道、福城街道,南连石岩街道,西依松岗街道及沙井街道,北接东莞市黄江镇及塘厦镇,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2015年,辖公明、玉律、长圳、红星、田寮、甲子塘、塘家、东坑、塘尾、将石、楼村、上村、下村、西田、李松蓢、合水口、薯田埔、马山头、根竹园19个社区居委会。其中面积最大的为楼村社区,常住人口最多的为将石社区。
深圳公明属于光明区。
公明位于光明区西部,行政区域面积23.6平方千米。
公明街道下辖5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公明社区公明金辉路6号。
公明区作为深圳市的一个行政区,公明区整体治安良好,公共设施齐全完善,建有多个公园和休闲场所,同时也有许多商场和购物中央。
自强的公明人,在拓荒攻坚中构筑起和谐漂亮的幸福家园。数百年前,麦、陈、梁、曾氏先祖千里跋涉,背巍峨山而居、临茅洲河而作,拉开了深圳西北部建设历史篇章。改革开放后,公明人自强不息,开山劈石,遇水搭桥,大踏步迈向富裕的光辉大道,公明跻身“全国百强镇”
如今的公明,龙大高速、南光高速、地铁6号线、13号线穿城而过,公明北环大道畅通无阻,河堤路焕然一新,内畅外联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公明街道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0家、规上企业358家、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9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9个。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公明作为深圳西北的文化重镇,率先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多元文化,全区首届金秋文体节、南狮邀请赛从公明开始,首个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落户公明,首个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在公明建成。
公明的文物古迹:
西田允彩陈公祠位于光明区公明街道西田居委会老村前部,始建于清末时期,是西田陈姓族人的宗族祠堂,对深入了解深圳地区广府祠堂建筑平面布局和立面结构演变具有一定的文物参考价值。
耕隐麦公祠位于将石居委会石围村北部将石路,是明代双凹肚型鼓台式广府祠堂建筑代表,见证了石围老村麦氏家族的发展。
将围麦氏家塾是清代广府家塾建筑典型代表,体现传统学院书室文化教育历史。
公明墟、粮仓及周边区域于2020年3月被列为深圳市第一批历史风貌区,占地约5万平方米。
其中公明墟于2004年8月被宝安区定为“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2012年7月被光明区定为区级保护单位。文物本体为10间民初建筑,占地面积556.9平方米。
公明墟及粮仓等历史建筑见证了明清时期至今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是光明区乃至深圳地区广府文化近代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