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化名)是我壹个院里的邻居,因为遛娃时常碰见,一来二去我俩便熟络了。
李伟身高一米六五左右,身材很瘦小,头发略微有些稀疏。他平日里常常一身正装妆扮,很是健谈。
李伟在一家保险代理企业做培训,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
在保险企业工作,一般分为内勤与外勤。内勤收入比较不高,外勤收入上不封顶。
培训师属于内勤,不过李伟私下里也会找客户出单赚钱。
李伟是机缘巧合下进入的保险行业,他原来做司仪工作,但收入不太稳定。后来经人说明,从事了保险讲师工作。
保险培训师的收入分两部分,无责任底薪+绩效。
李伟刚加入保险企业那会,底薪是3500元,这些年下来,底薪陆续涨到了5000元。
绩效根据企业业绩提成,一般为万分之几,根据每月企业业绩的达成程度,提成比例略有浮动。
底薪加上绩效,李伟每个月能有1万出头的收入。
不过,作为从业十几年的老保险人来说,每月一万块钱的收入,对于李伟来说,已经算不得大钱。
因为李伟是培训师,口才好,而且对产品更认识,做起业绩来驾轻就熟。
李伟赚钱最多的壹个月,保险佣金有十几万之多,他用这笔钱当月就提了新车。
保险提成高,已经是行业宣布的秘密。
类似重疾险,赶上开门红,成交一单,提成比例可以高达70%,而且连续可以提佣5年。
当然,比例不会一直这么高,从第一年至第五年,提成比例大概为70%、15%、5%、5%、5%。
这也是很多从业多年的保险员工,不敢容易离职原因所在。因为往年的成交客户很多,只要自己不离职,还可以拿到后期的续佣。
年金险这类因为投保金额大,提成收益也更高。
所以李伟工作干劲十足,也很有激情,每日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李伟因为从事保险十几年了,有很多稳定的客户群,加上客户转说明,每月基本都会出单。
李伟讲过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一单业绩,只这一单业绩,就让他三年提佣二十多万元。
李伟出的是一单XX保险旗下的养老社区保险产品。
认购这款产品的是李伟熟悉多年的老客户孙阿姨,孙阿姨早年离异,只有壹个女儿。
孙阿姨国企退休后,一直独自生活。
孙阿姨的女儿因为疏于看守,特殊任性,一直在家啃老。
后来,好不要易结了婚,但小两口一样的性格,都是啃老族。
孙阿姨不堪其扰,一直想换个环境生活。
李伟了解孙阿姨的需求后,便着重说明了XX保险的养老社区产品。
孙阿姨需要购买200万元的唯一保险年金产品,便可以去保险企业在全国修建的多家养老社区生活。
李伟还专门带孙阿姨去了北京实景参观,养老社区配备特殊完善,社区医院、运动馆、文化馆等应有尽有,而且在房间走廊外有唯一的护士。
因为孙阿姨这些年身体不好,再加上壹个人生活,有时候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
养老社区的存在,满意了孙阿姨的大部分需求。
孙阿姨欣然购买了这款养老社区产品。
只此一单,李伟就赚了二十多万元,而类似的故事有很多。
跟李伟在一块聊天,常常有意无意的会聊到保险上去,而且他会讲很多身边关于保险方面的真正经历。
李伟向人的感觉就是买了保险,阖家幸福安康;假如没买保险,生活完全没有保障。
李伟自嘲自己患上了职业病。
不过,李伟的能力确实足够优秀,一家四口人,妻子在家看护两个孩子,一切花销全需要李伟来承担。
而作为保险行业的佼佼者,李伟年收入稳定在40万元以上,假如碰上大单,年收入六七十万也有过。
不过疫情这三年,李伟明显闲下来不少。
因为保险行业与经济景气程度直接挂钩,疫情这三年,很多创业者濒临破产,上班族收入也在不断下滑。
所以这几年保险行业进入了寒冬期,甚至之前客户投保的产品,这两年退保或者无力续保的情况大有人在。
好在李伟从业故事长,客户资源积累也多,所以虽然收入比往年少很多,但一年下来也有20多万的收入。
虽然这些年下来,家里只靠李伟在外打拼赚钱,但家里的日子比很多家庭都过得红火。
在没有家人的支持下,李伟工作这些年,在青岛买了两套房子,家里还有两辆汽车,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点击下方链接,更多出色文章供您阅读!】
在券商工作每月能拿多长工资?(附真正数据)
我身边的股神,老曹!
壹个炒股发家的真正经历
你认为银行工作快乐吗?(附真正案例)
客户基金亏了,银行理财经理为啥子向赔?(附真正案例)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