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有一个辖区,两个县级市八个县,分别是:桃城区、冀州市、深州市、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一区二市八县。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4340773人
衡水市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北距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各250公里;南接邢台、邯郸煤炭钢铁基地;西离省会石家庄国际机场100公里;东去渤海之滨黄骅港、滨州港各180公里,属环渤海、环京津重要开发开放地带。
衡水可以说是一个还在发展的城市,相比河北省其它城市,衡水没有很有利的先机,旅游资源也没有它特殊的亮点。
假如说比较记忆深刻的应该就是衡水老白干这个永远不瘟不火的酒企了,还有一个可能大部分人都喝过却不知道企业所在地的六个核桃了。
当然衡水中学名声也因为升学率和饱受争议的衡中模式而被全国所熟悉。但衡水本地人想进入衡水中学也不简朴,也让衡水的高中逐渐多了起来,如:衡水一中、二中等等。
但在高中升学水平如此高的衡水,大学也只有一所衡水学院勉强拿的出手,所以人才的流失,可以说是非常严峻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园博园的开工牵动了所有衡水人的心,因为一个旅游资源的建设往往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衡水园博园在2017年的表现却显得差强人意,它并没有给衡水带来多大的变化。
衡水的房价可以说2017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高度,平均月薪2000多的城市,房间却有8000-10000元的水平。可以说算是得了一个城市病。
关于饮食,北方的饺子可以说在衡水最常见,记得来到衡水的前几天,看到最多的饭店就是饺子店,可以说衡水是一个爱吃饺子的城市吧!
河北唐县到衡水市衡水湖全程约251、4公里,路线如下: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光明路行驶;过左侧的兴华大厦,左转进入中山北大街;沿中山北大街行驶,右转进入国防东路;沿国防东路行驶,左转进入迎宾大街;沿迎宾大街行驶,朝北京方向,向右转上匝道;沿匝道行驶,直行进入京昆高速;沿京昆高速行驶,朝S52方向,向右转上匝道;沿匝道行驶,直行进入保阜高速;沿保阜高速行驶,直行进入保沧高速;沿保沧高速行驶,朝衡水方向,向右转上匝道;沿匝道行驶,直行进入大广高速;沿大广高速行驶,在S393出口,向右转上匝道;
河北省衡水市有28所高中,分别是:衡水中学,衡水市滏阳中学,衡水市二中,衡水市十三中,衡水市十四中,衡水市第五中学,深州中学,武强县中学,武邑中学,宏达中学,武邑二中,安平中学,安平二中,安平三中,饶阳中学,饶阳二中,郑口中学。
河北省衡水市有部分高中学校可以走读。以下是可以走读的学校:
1、河北省衡水第十三中学。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位于衡水市桃城区人民西路495号,和中华公园隔街相望,学校对面是区委区政府,西行100米是新落成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
2、河北省衡水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简称衡水中学或衡中,始建于1951年,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三所重点高中之一;
3、衡水第二中学。衡水市第二中学,是衡水大地上新近崛起的全国闻名高中;
4、衡水第十四中学。衡水市
阜城县隶属于河北省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东北部,东部隔南运河与东光县相望,北部与泊头接壤,西部与武邑县毗邻,南部与景县相连。地跨北纬 37 °46‘00″~38°02‘00″,东经116°04‘30″~116°33‘45″,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全县总面积697平方公里,辖5镇5乡,610个行政村,2014年统计人口为35万。
春秋属晋,战国为燕、赵、齐国之地,秦属钜鹿郡。西汉始置阜城县。1949年,隶衡水专区。1952年,改属沧县专区。1958年,并入交河县,隶沧县专区,后隶天津市南郊区。1962年恢复县建制,复归衡水专区;1970年属衡水地区;1996年属衡水市。
阜城县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之一。阜城县已形成了铸造机加工、服装纺织、 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主导行业。境内文庙是衡水唯一一座古建筑文庙。
河北省衡水市大营是一个经济实力强且有特色的小镇。
大营镇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枣强县管辖。大营镇在枣强县城南25公里,距衡水市50公里。东邻山东德州市,是邢德公路和肃清公路的交叉口,京九铁路大营站客车停车目前达六对,是同级站停车最多的。大营镇辖88个自然村,6、5万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特产有:
1、安平白酒:
安平白酒是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特产。安平因为产优质高粱,酿酒历史悠久。大豆口散装白酒和原浆酒,成为周边地区广大老百姓自己的酒,成为在外安平人的家乡酒,花钱不多,可口好喝,深受本地人的喜爱。
2、白山药:
传统俗称“小白嘴”,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纯绿色食品,无污染,自古就有“山药山药,山中之药”的说法,可以补脾健胃,降低血压和血糖,抵挡肿瘤,延缓衰老等功效,常食有益身体健康。
3、丝网:
河北安平是中外著名的丝网之乡,是全国丝网研发产销集散基地,有全国最大的丝网专卖市场。
4、冀州焖饼: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焖饼始于冀州。旧时,冀州有一个传统,叫做“幼而读书,长而经商”。一些智慧的冀州餐饮人跟随着经商的热潮,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了冀州馆,使“冀州焖饼”落户并逐渐成名。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