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是白萝卜的种子。1. 莱菔子是萝卜的一种,与白萝卜同属于萝卜科,与青萝卜不同。2. 白萝卜的形状和莱菔子非常相似,长得都是椭圆形,因此莱菔子也被称为白萝卜子。3. 另外,青萝卜的种子与莱菔子外形和大小都有所不同,轻易区分。
莱菔子是萝卜成熟之后的种子,莱菔子药用价值极高,安全性极高,虽然传统认为莱菔子有破气的顾虑,但实际上应用得当,脾胃运化不良有食积腹胀等症状的,用莱菔子消除胃肠的气滞腹胀之后,反而对中气脾胃有减负的作用,无需顾虑,而假如是纯虚证的,就没有必要用莱菔子去治疗。
莱菔子主要功效体现在消食消胀、降气化痰,消食药在古代应用的不是很普遍,因为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吃不饱饭,而现在生活物质极度的丰裕,饮食超过胃肠的负担的大有人在,应用莱菔子等药物非常有价值。
《景岳全书》:“善于破气消痰,定喘除胀,利大小便,有推墙倒壁之功”,因此我在临床上应用这个药物,也主要是用于食积气滞而导致的腹部胀满症状,一来行气除湿消食,二来能通大便,有利气机下行,消除腹胀的症状。
腹胀便秘,我也常常用来莱菔子配合枳实、厚朴等药物使用;假如是食积内停的,我常常配合山楂、神曲;咳嗽咳痰的,可以用三子养亲汤,有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构成。
但是莱菔子久服有破气的顾虑,一般症状消除了就可以停用,或需要搭配在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更为妥当。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科普,点头像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以私信……
1、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莱菔子生用的时候是能升能散,升多于降,适用涌吐风痰、食积气滞。莱服子炒制后,利于粉碎和煎出药效,有香味,避免生用的恶心的副作用。
2、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药典用量5~12g,煎服,用时要捣碎。炒莱菔子为莱菔子的炮制品,其炮制方法是:取净莱菔子,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莱菔子生用的时候是能升能散,升多于降,适用涌吐风痰、食积气滞。莱服子炒制后,利于粉碎和煎出药效,有香味,避免生用的恶心的副作用。辛味缓和,性主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食积腹胀,胸闷气喘,咳嗽痰多。
莱菔子作药用时都是用炒的,生的就是种子。不但要炒,还要打坏。生莱菔子竣烈散气,非必要不用生品。
莱菔子,中药名。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微,味淡、微苦辛。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莱菔子服用效果最好的方式是:煎服,每次5~12克,但是要注重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莱菔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入药部分为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方法:
1、按照清炒法炒菜菔子,炒至微鼓起,用时捣碎;
2、莱菔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