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赵国前386年迁都至邯郸。此时,晋国的“国土”早已不仅限于现在的山西了;另外,当时赵国的国土,也不主要在今山西了。
赵国国都,的确曾在如今的山西域内,而且数迁。有高人已然讲到,不再赘述。
前386年,赵国在邯郸建都,也是从中牟(今河南汤阴)迁来的。建都邯郸,大约是因为这里有更深广的大后方,且赵氏已经在邯郸经营了逾百年——进可攻退可守,城防结实,库廪充实。
春秋初,晋献公率晋国崛起。春秋中,晋文公一战胜楚称霸。春秋末,晋厉公见弑中行氏等,就已露出衰败迹象。
晋平公后,韩、赵、魏、范、中行、智氏等六卿逐渐执掌晋国大权,晋侯一家被边缘化。
晋国赵氏,先祖造父,与西迁秦始皇祖先本为同根。造父之下第七代叔带原为周廷官吏,因怨幽王无道,迁晋事晋文侯,始立赵氏。
晋景公时,赵氏亦曾遭难,被司寇屠岸贾诛杀全家,唯漏一苗,即史传“赵氏孤儿”赵武的故事。后,景公迫于韩氏韩厥压力,“复与赵武田邑如故”,灭屠岸贾全族,赵氏遂重振。
赵武的孙子赵鞅,史称赵简子,经七年战事,于前490年大败范、中行氏,二氏逃往齐国。
赵鞅首府居晋阳。孔子修编《春秋》,还专门给赵鞅记上了在晋阳犯上作乱的一笔。
后来,他的儿子赵襄子又于前453年联合韩、魏灭智氏,分其地。
至此,晋国六卿,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
晋幽公(前433年)时,晋公室仅余绛、曲沃之地,其他皆归三家,称“三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王赐韩、赵、魏为诸侯,与晋公同一级别。司马光《资治通鉴》以此年此事起笔,并感叹,周朝的江山,就是从这次封侯完结的。
晋定公二十一年(前491),赵简子就攻下了邯郸,将其揽入麾下。他死后,儿子毋恤继位,即赵襄子,他灭了北边的代国。代国夫人是襄子的姐姐,被逼自杀。
至此,赵国的疆土向北扩展了很多,直接与燕国相接。这一带,就是所谓的“燕赵之地”,大部分在如今的河内域内。
赵襄子死后,赵涣继位,是为献侯,都城设在中牟。
这期间,襄子的弟弟桓子曾赶走献侯,自立为侯,设首府在代地,一年后去世。赵人杀了他的儿子,迎回了献侯,都城还在中牟。
献侯死后,儿子赵籍继位,为烈侯。六年(前403),被周威烈王赐为诸侯。
烈侯死后,弟弟武公即位。武公死后,赵国又让烈侯的太子赵章即位,为敬侯。
这一年,是前386年。当年,武公的儿子赵朝作乱,失败后逃至魏国。下半年,赵敬侯将都城迁至邯郸。
11年后,韩、赵、魏三家正式分晋,晋侯家人没入三家为臣。
于是,韩、赵、魏遂成掎角之势,继承缠斗不已,这还不算旁边虎视眈眈的秦楚齐等国。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分别如下:
1、秦国: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后来势力扩展到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最后灭掉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国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
2、齐国:今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一小部分。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3、楚国:今湖北、湖南大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南南部、贵州一小部分。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后迁至寿春,在今安徽寿县)
4、燕国: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国都:蓟(今北京)
5、赵国: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内蒙古部分地区。国都:原来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来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6、魏国:今河南大部、山西东南部。国都:开始是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后来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7、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西南部。国都:原先在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灭郑国后迁到新郑(今河南郑州)
历史上的赵国是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部和西南部等地区。赵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2年,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中比较有实力的一个诸侯国。他是在三家分晋之后由赵烈侯建立的,而后几经迁徙。其领土大致为现在的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战国就是一个各国此消彼长的历史,各国领土不固定。赵国虽然是三家分晋的主导,但成立初期实力非常弱,还不如弱小的韩国,在战国七雄仅强于燕国。赵国不仅在对外战役中屡战屡败,而且其国土还被中山国分成两半。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启变革,振奋赵国的国力,国土面积大了三倍。
赵国邯郸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名称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邯郸在战国以前写作甘丹。有学者认为太阳出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丹。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
说法二:邯郸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过去是有邯郸这个姓氏的,邯郸是一个复姓。
说法三:《汉书·地理志》中魏国张晏提出:“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郸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郸。
战国时期赵国疆域非常辽阔,极盛时期版图跨越现今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四个省区以及河南、山东两省的部分地区。赵氏立国之初,赵襄子甫一即位便实施北进战略,并逐渐将大部分代戎之地兼并,开始对该地区的经营。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