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读音为:zhōu duì yí ,周敦颐并不是词语,只是古代人名。释义:
1.周围;圆形的外围:四~。圆~。绕地球一~。
2.环绕;绕一圈:~而复始。
3.普遍;整个;全:众所~知。~天。~身。
4.时间的一轮;特指一个星期:~期。一~。
5.完备:招待不~。计划~密。
6.接济;救济:~济。~急。
7.朝代名。
8.古又同“中(zhōng)”:不~于用(不中用)。释义:[ dūn ]1.厚道:~厚。2.诚恳:~聘。[ du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释义:1.颊;腮:支~(手托住腮)。解~(开颜而笑)。2.保养:~神。~养。扩展资料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圆周[yuán zhōu] 在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央,一定长为距离而运动一周所形成的轨迹。周围。也说四面围。3.一周[yī zhōu] 循回一遍。4.环游[zhōu yóu] 到各地游历;游遍:~世界。孔子~列国。5.不周[bù zhōu] 不周到;不完备:考虑~。招待~。6.周全[zhōu quán] 周到;全面:计划要订得~些。7.后周[hòu zhōu] 五代之一,公元951—960,郭威所建。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的生活态度。《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1、《爱莲说》,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刻画出莲花高洁的形象和品格,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
2、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北宋仁宗嘉祐八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的品格的赞赏。
来源:985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