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 解析:连接洛口和涿郡的运河是永济渠。
2、另一大段是由洛阳至涿郡(北京),大业四年(608)修。当时因”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这一大段称永济渠。
3、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材料二: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声归驾九龙。材料三: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4、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随后是“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央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赖江淮地区供给。依赖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意需要。其次,隋灭陈后,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1、答案B 解析:连接洛口和涿郡的运河是永济渠。
2、纯属无稽之谈,个人分析如下:隋炀帝花了整整七年时间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在隋朝短暂统治被推翻后,唐朝人一口咬定隋炀帝挖河的目的只是为了南下江都到扬州看花,依我看来,这个说法很难成立,你想隋炀帝为什么非得坐船下江南看花呢?他可以骑马坐轿啊,秦始皇巡游天下不都乘马坐轿嘛。
3、永济渠 隋炀帝大业四年开凿,后来的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当时开永济渠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军事运输的需要,即为了沟通攻打辽东、侵略高丽的两个陆军事基地——东莱和涿郡服务的。
4、隋炀帝即位后,首先下令开凿南北大运河,以适应攻打高丽的需要。据《隋书·阎毗传》载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这里充分说明,隋炀帝开凿北运河是有其攻打高丽的军事目的的。
5、当时因”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这一大段称永济渠。由荥阳北汾水入黄河处,与汾水相通,经新乡、汲县、黎阳(河南浚县东北)、洹水(河北魏县西南)、临清(河北临西)、清河、东光、长芦(河北沧州西)至今天津入潞水,再由雍奴(天津武清西北)直达涿郡。全长1000余公里。
6、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毗督其役。明年,兼领右翊卫长史,营建临朔宫。及征辽东,以本官领武贲郎将,典宿卫。时众军围辽东城,帝令毗诣城下宣谕,贼弓弩乱发,所乘马中流矢,毗颜色不变,辞气抑扬,卒事而去。寻拜朝请大夫,迁殿内少监,又领将作少监事。
1、为啥 “将兴辽东之役,以通运漕”就是?开运河最大贡献点就是沟通南北,货运方便啦,交通线对军事至关重要,所谓兵贵神速,那时的水路要比陆路快的多。“运输军队和物资北征高丽”这只是开运河其中的一个目的。的确打过高丽,打了三次都战败啦。
2、纯属无稽之谈,个人分析如下:隋炀帝花了整整七年时间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在隋朝短暂统治被推翻后,唐朝人一口咬定隋炀帝挖河的目的只是为了南下江都到扬州看花,依我看来,这个说法很难成立,你想隋炀帝为什么非得坐船下江南看花呢?他可以骑马坐轿啊,秦始皇巡游天下不都乘马坐轿嘛。
3、答案B 解析:连接洛口和涿郡的运河是永济渠。
1、你好 成都限号只限制3环路到2环路之间。北新大道不在其中、但是凤凰立交和成彭立交包含了。
2、周一(4月2日唐山继承限行!当天限行尾号0关注微信公众号:“武汉自由行”,回复:“唐山限行”即获得查询工具根据《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冬春季机动车限行的通告》(唐政通字〔〕18号,唐山年11月1日至年3月31日,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天天7时至20时,非营运小(轻、微型汽车按车牌尾号天天限行两个号码。
3、当然会了。限牌开车的处罚,对于确属忘记限行日,无意开车出门的车辆,在接受了一次处罚后,在3个小时内,司机可将车驶出限行区域、开到最近的停车场或返回出发地,而不用担心被再次处罚。但若一天内连续出行,则将会被连续处罚。
来源:985作文网